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招标信息> 标讯资讯> 详情

【国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全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所属项目:2022年国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2-07-08

信息来源:查看

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144号)要求,2021年我局组织相关单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稳步推进全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20年度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经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1072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约占当年全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总数的60%。其中,中医(综合)医院977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3家,民族医医院58家,中医专科医院14家(见图1)。与上年相比,参加考核的医院数量增加164家,其中新增176家,因合并、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12家,新增医院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山西省、湖南省、陕西省。

图1 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数量分布

  在延续已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2020年度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将持续优化考核体系作为重点,根据新冠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根据最新文件、结合最新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指标内涵、说明和意义,持续优化考核参照体系,按时开放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数据填报与质控功能,搭建数据安全防护网络,提升数据采集使用全过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组织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标解读、集中答疑、填报指导,累计开展培训4场,培训人次数超10万,发布答疑手册4期,持续强化提升医院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及业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在多源数据比对的基础上,发挥大数据计算和稳定专业团队优势,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对考核数据进行集群测算,组织专家开展4轮数据质控和分析工作,向医院反馈相关数据问题并指导其改进提升。

  二、结果分析

  根据参加考核的1072家中医医院数据,分析2020年度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指标监测情况。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方面。2020年,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为54.24%,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在门诊处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0.36%。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为25.71%,与上年基本持平;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为53.74%,较上年增加2.61个百分点。门诊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为13.86%,相较上年减少0.73个百分点,但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达61.03%,较上年增加3.86个百分点。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为23.46%,较上年增加3.16个百分点。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医治疗的比例为83.67%,较上年增加1.24个百分点。此外,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为25.5%、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9.74%,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临床医师能够运用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辨证施治,体现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特色。

  (二)医疗质量方面。2020年,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17%,与上年持平;理法方药使用一致的出院患者比例为80.25%,较上年增加5.71个百分点,中医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为37.26,较上年下降0.52DDDs;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为76.57%,较上年略有下降;但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达44.79%,较上年增加4.45个百分点。重点监控药品(依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收入占比较上年下降2.96个百分点,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较上年增长4.36个百分点。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为84.56%,合格率为93.55%,分别较上年提高7.19和0.22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推动省内同级医疗机构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奠定了基础。

  (三)运营效率和内部管理方面。2020年,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人员经费占比和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分别为40.28%、32.97%,均较上年略有增加。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108.82元,较上年减少11.16元。门诊医疗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为28.31%,较上年减少1.84个百分点;住院医疗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为61.64%,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中,共有906家医院参加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参评率较上年提升9.84个百分点,平均等级为2.12级,较上年提高0.63。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中,40.58%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上年提升近22.63个百分点,但仍有43.94%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为2级及以下水平,尚不能实现医院内部门间数据交换的要求;其中有13.43%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为0级,尚未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医院运行相关工作难以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

  (四)持续发展方面。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医护比为1:1.33,较上年进一步提高,已超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达到1:1.25的目标要求。各紧缺医师(麻醉、儿科、重症、病理)占比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为48.41%,较上年增加0.29个百分点;其中,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分别为38.78%、72.80%,均达到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有关要求(见图2)。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医院当年总经费比例为0.27%,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经费投入为38.6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有约15.67%的医院未配备人才培养经费。

图2 2020年度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情况

  (五)满意度评价方面。2020年,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6.69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0.45分,均较上年有所提升。相比之下,门诊患者对环境与标识、挂号体验、隐私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住院患者对出入院手续及信息、饭菜质量、环境与标识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巩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合理布局院内结构、明晰引导标识、提升门诊挂号和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性、加强隐私保护等,仍然是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需要着重加强的方面。医务人员满意度为76.39分,较上年降低0.39分。但在具体维度方面,医务人员对于同级关系的满意程度较高,对薪酬福利、工作内容与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反映出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还需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与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2020年,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各地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在此背景下,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患者和出院患者总数较上年分别减少8.33%和7.35%;床位使用率为74.55%,较上年下降9.85个百分点;收治疑难患者比例提升,平均住院日相较上年增加0.19天。各中医医院为确保疫情防控、日常诊疗同步开展,加大防控投入,运行成本增加,收入增幅减少,医疗盈余普遍减少,亏损医院比例增加。2020年,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盈余率平均为-1.12%,较上年下降2.30个百分点;在亏损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中,13%的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57%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在负债总额中,长、短期借款类债务占比为32.40%,相较上年有所增长,运营风险有所增加。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为10.88%和7.43%,较上年分别增加3.16个百分点和1.22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为6.63%和-2.06%,较上年减少2.96个百分点和4.30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4%,同比增长8.99个百分点,增加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其中,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8.44%,较上年提升0.34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各地要对辖区内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总结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成效,总结管理经验,加强宣传引导。一是有针对性地指导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能力,补齐医疗服务、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中的短板,合理配置院内资源,重视专科能力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衔接三级医院下转患者。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兼顾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二是通过改进绩效考核反映出的问题,促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引导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通过医疗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落实功能定位,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优化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医院性质、等级规模、发展阶段、学科特点等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支持政策,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促进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供支持。二是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落实地方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尤其是要研究建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对公立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合理补偿机制,并加大补偿力度。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现有中医服务价格项目,完善新增中医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医保付费机制,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政策,支持符合条件且临床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中医医院薪酬水平,鼓励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形成更加有利于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建设发展的政策合力,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新机制。

  (三)继续扎实做好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思维,对绩效考核涉及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为科学推动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基础,推动实现卫生健康领域基于数据的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和服务高效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2022年6月22日

相关动态

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4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aochangyun.com ©2016-2023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可信网站
    信用评价

  • 网络警察
    提醒您

  • 诚信网站

  •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 网络举报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