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卫生局(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场监管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结合天津工作实际,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天津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卫生计生委
市发改委
市工信委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市场监管委
2015年7月20日
关于完善天津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
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于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5〕70号),结合天津工作实际,现提出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总要求,借鉴国际药品采购通行做法,充分吸收基本药物采购经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坚持以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措施,加强药品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切实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鼓励结合实际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医院在药品采购中的参与度。
药品集中采购要有利于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有利于预防和遏制药品购销领域腐败行为,抵制商业贿赂;有利于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整合重组、公平竞争,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二、建立药品分类采购机制
医院使用的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均应通过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市卫生计生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汇总编制药品采购清单,分类进行采购,采购清单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采购周期原则上一年一次。对采购周期内新批准上市的药品,根据疾病防治需要,先行备案采购,经过药物经济学和循证医学评价后,另行组织以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
(一)招标采购药品。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发挥全市集中批量采购优势,由市级药品采购机构根据上一年度药品采购金额中各类药品的品规采购金额百分比排序,将占比排序累计不低于80%、且有3家及以上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纳入招标采购范围,采取双信封制公开招标采购,医院作为采购主体,按中标价格采购药品。
落实带量采购。医院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80%制定采购计划和预算,并具体到品种、剂型和规格,每种药品采购的剂型原则上不超过3种,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2种。药品采购预算一般不高于医院业务支出的25%—30%。市级药品采购机构应根据医院用药需求汇总情况,编制公开招标采购的药品清单,合理确定每个竞价分组的药品采购数量,优先选择符合临床路径、纳入重大疾病保障、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药品,兼顾妇女、老年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并向社会公布。
进一步完善双信封评价办法。投标的药品生产企业须同时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资质认证、药品质量抽验抽查情况、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市场信誉、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并将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认证情况,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上市销售情况,标准化的剂型、规格、包装等作为重要指标。通过经济技术标书评审的企业方可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在商务标书评审中,同一个竞价分组按报价由低到高选择中标企业和候选中标企业。对中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要加强综合评估,全程监测药品质量和实际供应保障情况。对于只有1家或2家企业投标的品规,可组织专门议价。
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区县,允许以区县为单位在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试点区县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市级中标价格。试点区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级中标价格的,市级中标价格应按试点区县成交价格进行调整,试点区县自行采购办法由试点区县制定,要与综合改革相配套,并及时上报市医改办备案。
(二)谈判采购药品。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市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多方参与、公开透明的价格谈判机制。继续探索以市为单位的量价挂钩、价格合理的集中采购方式,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列入国家谈判试点的品种,按国家公布的价格执行网上采购。
(三)直接挂网采购药品。包括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常用低价药品以及暂不列入招标采购的药品,实行集中挂网,由医院直接采购。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公布的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遴选原则和示范药品,合理确定本市相关药品的范围和具体剂型、规格,在经济技术标书审核的基础上。
(四)国家定点生产药品。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的药品,我市医疗机构按照全国统一价格直接网上采购,不再议价。
(五)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费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按国家现行规定采购,确保公开透明。
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所使用的药品,必须通过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网上集中采购,严禁网下采购,线下交易。鼓励非公立医院按照自愿原则参加网上集中采购工作。
三、改进药款结算方式
(一)加强药品购销合同管理。医院签订药品采购合同时应当明确采购品种、剂型、规格、价格、数量、配送批量和时限、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等内容。合同约定的采购数量应是采购计划申报的一个采购周期的全部采购量。
(二)规范药品货款支付。医院应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天。依托和发挥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药品结算的监管优势,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
(三)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医院公开招标选择开户银行,通过互惠互利、集中开设银行账户,由银行提供相应药品周转金服务,加快医院付款时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药品生产流通成本。纠正和防止医院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变相拖延付款时间的现象和行为。要将药品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和年度考核,定期向社会公布。
四、加强药品配送管理
(一)药品生产企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药品可由中标生产企业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到指定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的药品经营企业应在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备案,备案情况向社会公开。市级药品采购机构应及时公布每家医院的配送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二)对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远近结合、城乡联动的原则,提高采购、配送集中度,统筹做好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配送管理工作。
(三)充分利用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上采购数据,对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的配送能力、配送效率、服务水平进行监控,对因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或拒绝提供偏远地区配送服务的企业,市级药品采购机构应及时纠正,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企业取消其中标资格,医院因此被迫使用其他企业药品替代的,超支费用由原中标企业承担。
五、规范采购平台建设
(一)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负责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市有关部门按工作职责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
(二)按照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建设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继续做好与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接联通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传输。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展升级市采购平台服务和监管功能,提高平台智能化水平,逐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医院、医保经办机构、价格主管部门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医疗机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的采购供应系统与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对接联通。发挥天津市医药采购应用管理综合平台的作用,采集全国各地中标价格,对全市中标价格实行周期性动态调整。
(三)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要面向各级医院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服务,提高药品招标采购、配送管理、评价、统计分析、动态监管等能力,及时收集分析医院药品采购价格、数量、回款时间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配送到位率、不良记录等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探索电子交易,采取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签订电子合同、在线支付等多种方式,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
六、强化综合监督管理
(一)加强内部监管,严格处方点评和医师约谈制度,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和考核,发挥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逐步实现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以下,专科医院在原有基础上持续下降。推动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低价药,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药品剂型、规格、包装标准化。
(二)进一步强化短缺药品监测和预警,按区域选择若干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短缺药品监测点,及时掌握分析短缺原因,理顺供需衔接,探索多种方式,保障患者基层用药需求。
(三)将药品集中采购情况作为医院及其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及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对违规网下采购、拖延货款的医院,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责令支付违约金、降低等级等处理。涉及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对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药品成本调查和市场购销价格监测,规范价格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法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以及伪造或虚开发票、挂靠经营、“走票”等违法行为。强化重点药品质量追踪和全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
(五)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记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企业,医院两年内不得购入其药品。加强对医院、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履行《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情况的监督。
(六)全面推进信息公开,确保药品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全国统一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估,及时研究解决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卫生计生、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做好药品采购中质量安全、价格监测、配送使用、医保支付等政策措施的有效衔接,增强和扩大药品集中采购的惠民实效。医保经办机构、商业保险机构要按规定与医疗机构及时、足额结算医疗费用。
(二)精心组织实施。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我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2015年全面启动新一轮药品采购。市级药品采购机构要切实做好我市药品集中采购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加强对市级药品采购机构的监管,健全药品采购机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廉洁从业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签订廉政承诺,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建立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协调,实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制度。
(四)做好舆论宣传引导。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充分宣传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政策方向、意义、措施和成效,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