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行业报表> 行业动态> 详情
【文山】广南县“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
发布时间:2022/12/12

目 录

广南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1

前 言1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1

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

二、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项目2

三、坚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3

四、加大重大疾病防治3

五、全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4

六、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工作5

七、职业病防治工作5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6

一、面临的问题6

二、发展机遇9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33

第四章 发展目标35

一、远景目标35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36

三、主要发展指标37

第五章 保障措施38

一、加强组织领导38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39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39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40

第六章 主要任务40

一、积极推进健康建设40

二、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41

三、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42

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43

五、加强中医院强县战略实施44

六、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45

第七章  重点工程47

 

广南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前 言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第二个一百年发展宏伟目标的起步阶段,是推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健康广南行动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全县卫生健康事业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2021-2025年为规划期限,总结归纳“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提出2035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从而全面推进广南卫生健康事业建设。根据中央、省、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广南县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经过卫生健康工作者共同努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按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有步骤、有计划稳步推进。到“十三五”末,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至2020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241家,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8家、乡镇卫生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村卫生室17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民营医院8家、个体诊所25家、医务室2家、卫生所1家;全县有事业在编人员1639人(其中:卫生人员1558人)。全县编制床位是2077张,实有床位数是3669张,每千人口床位是4.34张。编外人员2869人。乡村医生808人。

  一是县人民医院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并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县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并通过提质达标验收;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二是基层“一站一中心”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慢病管理中心建设达到合格标准有13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达到合格标准有10个。三是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2018年以来,中心卫生院达一级甲等共有6家,达标率为100%。一般卫生院达一级乙等及以上13家,达标率为86.70%。

  二、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项目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4.58亿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完成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县人民医院医辅楼新建、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及核酸实验室改造、县妇计中心住院楼和医技楼新建、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扩建及实验室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实施珠街、南屏、坝美、底圩、莲城、八达、堂上等7个乡(镇)卫生院及138个村卫生室提质达标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分别达到100%。2020年开始,计划投资16.08亿元启动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县传染病医院建设。

  三、坚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持续抓好人才招聘工作:“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人才招聘129人(其中:紧缺性人才现场招聘6人,事业单位常规招聘24人,医疗人才专项招聘36人,开辟绿色通道定向招聘1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毕业安置38人,“三支一扶”招募大学生服务期安置17人,“特岗计划”招聘全科医生服务期安置7人),新签订协议订单培养医学本科人151人(累计签单培养191人,储备量为9.1人/卫生院),新招聘“特岗计划”全科医生18人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14人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四、加大重大疾病防治

  “十三五”期间重大疾病防治项目,按照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防治原则,加强疾病控制工作管理, 积极处理每起突发卫生事件,做好高血压病、糖尿病防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防治、艾滋病防治、麻风病防治、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疾病防控检测等工作。

  五、全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等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广南县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实施方案(2017—2020年)》《广南县2020年健康扶贫攻坚作战方案》《广南县农村家庭病床实施方案》等系列实施方案,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立家庭病床、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等各项惠民健康扶贫政策,实施“三重保障”,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需大病集中救治人数11675人,已救治11675人,救治率100%;36种大病需专项救治4243人,已救治4243人,救治管理救治率100%,需实施慢病签约18046人,已签约服务18046人,签约率100%;需重病兜底治疗213人,已救治213人,救治率100%。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签约116865人。全县5家县属医疗单位,21家乡(镇)卫生院、175个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率100%。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诊报销44.00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9152.84万元,报销合计16730.96万元。

  六、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开展以省卫生乡镇为重点的卫生创建工作,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政府工作为载体,加强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建筑(拆迁)工地、“八小”行业经营场所和开放式居民小区等重点部位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发展创卫成果,2019年广南县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工作,2020年启动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创建工作。2018年莲城镇那们村委会等7个村委会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2019年旧莫乡、杨柳井乡、八宝镇、曙光乡、者兔乡、坝美镇6个乡(镇)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莲城镇那们村委会法棚村等85个村委会(村小组)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2020年那洒镇、板蚌乡、篆角乡、者太乡、底圩乡5个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八宝镇老寨村委会新寨村小组等67个村委会(村小组)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2020年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启动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区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七、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体系逐步健全,中型以上企业的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与控制、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得到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更加普及。

  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全县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未发生新发尘肺病,未发生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慢性职业病化学中毒事故和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事故。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一、面临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一是广南全县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传染病专科防治能力薄弱,服务能力待加强,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战疫”中,广南县卫生服务体系短板表现得更为突出。二是广南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低,危房现象未彻底清除,彩钢瓦搭建业务用房现象凸显。据统计,全县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97352.69平方米,存在危房面积8134.03平方米,彩钢瓦搭建业务用房5235.2平方米,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二)医疗卫生人员量小质弱、资源配置失衡

  医疗卫生人员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仍然是阻碍广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至2020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241家,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8家、乡镇卫生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村卫生室17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民营医院8家、个体诊所25家、医务室2家、卫生所1家;2020年,广南县的常住人口为81.76万人,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23人(4.43人/千口),与2020年国家要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服务人员6.07人的标准还有很多差距。公共卫生人员和慢性病防治人员不足,队伍素质不高,流动频繁,一些新建项目无人员编制或编制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如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建、县传染病医院新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

  (三)中西医发展不协调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瑰宝。千百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防病治病理论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预防保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中医人才的“后继乏术”,导致中医阵地萎缩,中医药临床应用率下降的现象严重。许多中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改行搞西医,许多中医师包括许多拥有高级中医专业技术服务职称人员,也都在主要从事西医诊疗技术服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次为中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信心不足;中医药人才问题是困扰中医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医防不均衡

  “防”,即未病先防(治未病)、慢病防治和传染病及突发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有效的未病先防、慢性病防,既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进人群健康的重要条件。广南县属各类常见病、地方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高发地区。新冠疫情暴发后,疾病跨境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全州防控任务十分艰巨,而作为公共卫生体系核心力量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困难:

  1.疾病医疗预防投入不够,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未能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疾病控制事业的投入。

  2.疾病控制体系不健全。目前广南县公共卫生网络并不健全,疾控体系也是如此。现在体系没有建立起包含个体、家庭、社区、医院、医保部门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预防控制体系。

  (五)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广南县妇幼健康服务水平距离国家、省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进一步加重,妇幼健康资源供给不足,基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呈现为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专家缺乏,还有一部分乡镇卫生院未设置儿科,病床与医务人员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控制难度和压力较大。保健和临床结合不够紧密,未充分发挥临床技术的支撑作用,防治结合服务模式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妇幼、大健康”的理念有待强化。广南县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编制青黄不接,队伍极不稳定,人员数量不足;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要求:保健人员按1:10000人口配备,临床人员按设立床位1:1.3-1:1.7安排编制,但广南县现有妇幼保健人员并不满足配备比例。

  二、发展机遇

  (一)健康中国战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位置,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成为新要求。提供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健康服务业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内涵和外延,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导向,指明了医院的定位与职能。

  (二)全面深化医改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十四五”期间,随着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统筹推进,将进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胜阶段和改革措施密集出台期,相应改革措施的推行将进一步破除阻碍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更高、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新冠肺炎疫情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要求,国家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这场抗疫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要求国家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重视生物安全风险,提升国家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将更为紧密,疾病防控与疾病治疗将逐步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公立医院将面临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功能定位的转变,不仅对医院多元化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对医疗服务、医学教育、科技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带来诸多变革。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一)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活力

  1.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多方位推动医联体上下联动、同质化管理,打造一批省州级重点专科,深化县域内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行县镇一体化管理。到2025年底,县镇村三级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

  2.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分级诊疗、转诊审批、双向转诊等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医保、价格等多种措施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到2025年,全县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县域住院率达到90%左右。

  3.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全县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行按病种付费和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4.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聚焦主业主责,抓好“医院、医疗、医生”小三医联动,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要强力推进优势学科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带动医疗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绩效考核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提升职工绩效待遇。

  5.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多元化的监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卫生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监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第三方依法依规参与医疗机构监管。加强全行业综合监管,探索建立电子证照制度。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医疗卫生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医疗行业秩序。

  6.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坚持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保障药品供应,强化处方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在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探索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与配送,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二)推进健康广南建设

  1.深化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坚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持续推进机制。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举措,推进建设。力争到2025年,“健康细胞”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建设率达到50%以上,健康家庭建设率达到3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以上,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到90.86%以上。

  2.推进健康县城建设。聚焦重大疾病、重点人群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完善每项健康行动、每个健康细胞“一个专班负责、一个实施方案、一份任务清单、一个专家团队、一套考核指标”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横向抓好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纵向推进健康广南行动。

  3.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爱国卫生运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完成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和国家卫生县城任务,建立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积极引导卫生城镇向健康城镇发展,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把健康政策融入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开展健康县城、健康村镇建设。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到2025年,至少创建省州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镇村6个,稳步推进国家卫生镇城创建工作。

  (三)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和传染病救治基地建设,建立规范、科学、有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推动应急法制化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到2025年,全县形成以县级疾控中心为核心,以基层卫生院、卫生室为网底,县级综合医院和传染病专科机构为疫情监测哨点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公卫和疾控专业人才的引培力度,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院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原则上每年引进2-3名本科生,到2025年公卫类人员达到50%以上,完善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岗位培训制度。

  3.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疫情监测、疫点处理、健康教育、群防群控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力争达到全州前列,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标准以下,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全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低于1%;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低于0.15%;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55/10万以下,肺结核管理率达到90%以上;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控制到5/10万以下;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孕产妇管理率达95%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内,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85%以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分别达到95%以上。落实好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切实做好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死亡报告和网络直报,建立健全各类质控体系,到2025年,全县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100%,居民死因监测率达100%,疫苗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

  4.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全面落实地方病防治监测措施,组织实施好大骨节病等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到2025年,全县布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以及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等地方病种基本消除。

  5.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谋划。计划投资175514万元建设广南县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广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广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广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突专用车配置项目、广南县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广南县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防治服务能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6.慢性病示范区建设。通过开展慢性病示范区建设,逐步完善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2021年建设成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进一步达到国家级示范区标准。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评估和管理工作。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早期发现与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逐步提高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30岁及以上人群血压和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70%和60%。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0%以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70%。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66%和60%,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规范开展的社区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全县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康复中的作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社区建设不低于40%,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每类不低于10个,健康小屋、健康步道数量建设达3个以上,健康主题公园建设达2个,为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构建良好的健康环境。

  7.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学校与工矿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开展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到2025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5%以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0%,无烟党政机关基本实现。

  8.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网络。建立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化提高监管效率。改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病报告网络。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专项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畅通各平台数据接口,实现“网络直报、数据共享”。

  (四)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一是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按照“县城建强中心、镇村筑牢网底,上下联动”的发展思路,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作密切、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县中医院整体提升、县健康管理中心和医疗养老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部正常运行。

  二是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县镇一体、镇村一体发展,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增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至2022年,符合国情、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逐步拓展家庭医生签约覆盖范围。至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依照功能定位,建立成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覆盖主要专业和学科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平台,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针对重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与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完善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到2025年前,县医院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基本标准,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县妇计中心巩固二级甲等医院基本标准。全县建成胸痛中心(标准版)、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5大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州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强化血液质量管理和血液机构能力建设,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保持100%。建立全县运转高效、统一调度的120指挥系统,重点打造1家“互联网+医院”,成立县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检验检查中心、互联网开展线上诊疗,方便群众就医。开展健康医院创建,到2025年,建成省级健康示范医院5家,州级健康示范医院2家。

四是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到2025年,21家卫生院硬件条件、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升级,力争7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乙等医院标准。鼓励社会办医,支持18个乡镇民营医院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村卫生室,每个社区办好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人才作用,继续推动中医专科联盟,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非药物疗法并实现全覆盖。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基层中医馆“提档升级”,21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在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达到标准化,到2025年,打造州级示范中医馆1个,州级名老中医1人,争创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五)做好“一老一小”和妇幼保健工作

  一是推进人口监测转型发展。加强人口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研判人口发展形势,推进“五证合一”系统应用,巩固计划生育精细化管理镇(办)创建成果。持续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积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建设。到202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100%。

  二是促进健康老龄化。认真落实老龄补贴政策,扎实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工作。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广南县广南县世外桃源康养医院建设项目,选址坝美镇,参照二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设,设置普通病床498张,康养病床500张,建设门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业务用房及相关辅助设施设备建设,总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

  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老年人健康预防和干预,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到2025年,至少建成1所以上城乡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50%以上。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达到100%并持续改善;65岁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老年期痴呆率增速下降,老年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

  三是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倡导育龄人群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婚姻登记与婚育健康教育“一站式”服务。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按政策生育,倡导优生优育。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提升危重孕产妇、危重症患儿及新生儿转诊救治服务能力,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干预,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干预,实施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制度,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妇女病普查普治和更(老)年期保健服务,继续实施农村适龄妇女官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进一步加强广南县妇幼保健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内;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0%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推进信息数据务实应用,提升智慧健康水平

  1.扩大数据互联互通范围。扩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推动区域内去流程化进程和数据协同能力,一是建设全员人口库,接入省全员人口数据,推进疫苗接种预约相关惠民应用建设;二是推动与政务平台的数据交互,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协同能力,加大与公安、医保、民政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三是接入部分民营医院等数据,丰富区域内诊疗信息。

  2.强化平台数据规范归集。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和惠民服务平台升级,推动实现全县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分析。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继续开展“百日数据归集会战”,通过收集数据需求,梳理数据来源,落实归集任务,解决存在问题等几个步骤,夯实平台数据基础。一是继续抓好市属公立医院数据上传的质量。持续做好数据质量整改工作,尽快落实各医疗机构已申报的各项电子病历相关的升级改造项目;智慧门诊、智慧病区项目;电子病历、HIS维保项目和改造项目。二是重点推进医疗数据归集,提升县级数据互联互通能力。三是在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云平台)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升级的基础上强化公卫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利用。

  3.重点推进分级诊疗系统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全县分级诊疗系统,建立接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HIS系统的双向转诊系统;打通区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心电、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远程会诊系统,初步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结果互认基础;贯通家庭医生信息系统与惠民平台预约挂号服务,打造全县统一的预约号源池,实现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皆可预约。

  (七)强化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系统服务效能

  1.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全面推动国家、省各项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地,应用ICD10(疾病编码)标准,落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实名制。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稳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积极尝试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强化医院信息标准化归集和上传。

  2.以各类分级评价为目标,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2025年,全县所有三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4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3级标准;全县所有三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2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1级标准。推进医院开展包括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诊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完善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

  3.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全面使用电子健康卡并逐步实现与安康码的融合。建立全县统一的城市一卡通(健康卡)医疗账户,实现自费费用在全县各级医疗机构通存通用。

  4.推进二级以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鼓励二级以下医院采取全院统建的方式建设院内信息系统。不再批准医疗机构机房扩容项目,鼓励二级以下医院机房搬迁至电信政务云机房。

  5.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整合各区基层健康档案数据库,充实妇幼健康数据,加强健康档案管理和应用,强化数据标准规范,提高数据质量,加强系统内部数据整合。

  6.推进线上家庭签约系统使用并逐步优化,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等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可穿戴设备和手机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监测和个性化健康服务。

  7.不断完善“智医助理”系统功能,配合基卫科推进“智医助理”的使用,电子病历及时书写率达100%,病历规范率达95%以上,智能辅诊周活跃率达80%以上、智能外呼月活跃率达80%以上。

  8.实现“金医专网”在县辖区的全覆盖,全县统建的智医助理系统、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区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心电等信息系统将全部切换至专网运行。

  9.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数据管理相关规定。以等保2.0标准为抓手,依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的要求,2025年,三级医院达到三级等保,二级医院最低达到二级等保。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补短板、堵漏洞,确保信息安全无死角。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年度检查,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水平。

  (八)强化规划与投资项目建设,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切实做好中央投资项目的管理。综合应用“全国卫生健康机构建设管理系统”,完善投资项目基础管理数据库,对中央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在线动态管理,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加强基建项目的督导。

  2.强化投资项目库管理,对项目的谋划、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细致调研,杜绝“拍脑袋”工程。建立月报制度,做好项目实施进度跟踪。

  (九)强化卫生健康统计管理,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加强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和数据质量管理,组织年度全县卫生健康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定期进行数据质量通报,以“不良行为计分”制度为抓手,制定卫生统计通报扣分制度,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统计数据的监管。组织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统计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统计岗位人员专业素质和统计分析水平。

  (十)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继续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突出抓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和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推进县级医疗机构提标扩能建设。在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方面谋划一批项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县城所有社区在“十四五”期间拥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医养结合。完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项目,实施18个乡镇21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实施底圩乡、莲城镇卫生院迁建续建项目(各7000平方米);实施八宝镇、坝美镇、珠琳镇、南屏镇、珠街镇中心卫生院及者兔、堂上、八达、篆角、董堡、旧莫、板蚌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实施那洒镇中心卫生院、杨柳井乡卫生院扩建项目;实施黑支果、曙光、五珠、者太、那伦卫生院迁建项目。其中一般卫生院规划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中心卫生院规划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244000平方米。

  推进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建设。依托乡镇卫生院扩充改造,实现乡镇妇幼保健中心全覆盖,同时,实施县妇幼保健机构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依托普惠托育(0-3岁)服务专项行动,扩展已有妇幼保健院功能,建设和完善县乡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在新建居住区等配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学前教育机构等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托育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共建共享。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利用5G技术,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十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健全大健康服务体系

  1.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老年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一是建立健全医养融合优惠扶持政策,加强政策衔接、优化机构审批,探索发展可操作性较强、老年人受益较多的医养结合模式。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健康科和老年护理床位;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医疗机构标准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等机构,符合条件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护士、技师等专业人员到养老机构多点执业。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推动县级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运营老年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融合发展,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并建立健康档案,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二是加强民族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推动民族医药机构和养老服务相融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壮苗彝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把民族医药健康服务全面纳入养老服务业发展战略当中,做大做强中医药养生长寿健康产业。鼓励新建以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整合中医药医疗、康复等资源,推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三是放宽医养结合机构医保报销统筹条件,落实好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政策,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性康复提供相应保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护理站,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护理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站一体”的服务模式,完善社区医养服务融合。

  2.加强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理念和医疗保健知识宣传普及进社区、进家庭,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健身活动常见疾病及伤害、老年营养改善的指导,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覆盖面,增加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加强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有效控制和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危害,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病,加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服务。推动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实施健康老龄化示范点工程。

  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加快建设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广泛开展老年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要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不断加大投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文明新村要建设室外体育健身场地,配备适合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器材和设备;定期举办老年人体育运动会,使之成为具有制度化、示范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公共和民办体育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的公益推广。鼓励发展老年人体育组织,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类老年人体育健身交流活动和运动会。

  (十二)加大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加快培养基层紧缺急需医学专业人才。扩大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人才招生规模,加强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生殖健康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完善医学人才培训制度,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步实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县级产科、儿科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儿科、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鼓励执业(助理)医师在区域内多点执业。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大力开展“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

  二是加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人才队伍。加强药师、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8人;远程医疗覆盖率达50%以上;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2人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85人。

  三是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医学人才定向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特岗计划,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为群众服务。完善人才流动、薪酬待遇等扶持优惠政策,吸引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继续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优惠政策,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建立村医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四是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紧缺专业人才开设通绿色通道。全面推行聘用制,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逐步实行区域执业注册,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医务人员荣誉制度和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以完善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制度为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调节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薪酬待遇水平,采取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分配倾斜等方法,多途径提高全科儿科、产科、公共卫生、精神卫生、养老护理员等紧缺专业人才岗位吸引力。到2025年,县级人才队伍梯次初步形成,城镇卫生健康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培养县级名医100名,学科带头人50名。

  (十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是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整洁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推行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不断提高乡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的能力。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规范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处置,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随意焚烧。严格活禽市场准入,监督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逐步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

  二是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加大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加强城乡居民饮用水监测,到2025年,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实现乡镇供水设施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切实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城区及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监督频次达1次以上。到2025年和2030年,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伤害死亡率分别降至68.29/10万和60.70/10万。以农村住房改造和新村寨建设为抓手,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铁路公路沿线都建设无害化卫生公厕,所有公厕达到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和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熏“三无三有”标准。切实解决入厕难的问题。

  三是积极创建卫生县城。县、乡政府将创国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美丽县城、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形成“7+2九城创建”模式。

  1.以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农村旱厕改造、病媒生物防制等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病媒生物防制为载体,以卫生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全民健康教育为主线,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有效遏制传染病流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确保2021年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通过省级评审验收。

  2.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卫生城镇创建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对卫生城镇实行动态管理。发挥卫生城镇创建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是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有效降低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密度,显著减少鼠疫、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止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药物、器械和技术研究,提高预防控制效果,减少环境污染。推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市场化发展,规范服务行为。

  广南城区、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实施购买灭鼠药,建设灭鼠毒饵站,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及消杀,印发病媒生物宣传资料,病媒生物监测,抗药性监测,培训业务人员,购买病媒生物防制设备。提升疾控机构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能力,力争到2025年县疾控能独立开展蚊、蝇、蟑螂至少两抗药性监测。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人人享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人民群众享有的服务的感受和实效。

  检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面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坚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原则。优化突出资源配置优化和分级诊疗,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与信息化建设,注重影响健康的重大因素,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慢病防控,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检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事业,加快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促进公平公正。

第四章 发展目标

  一、远景目标

  到2025年,全县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影响健康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健康广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展格局更加广泛,健康城市、健康城镇、健康乡村创建有序推进,人民群众自主健康的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全面开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资源进一步优化,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法律制度更加健全。新时代卫生健康科技与信息化等技术充分利用,争取卫生健康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有较大转变。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预期寿命不低于全平均水平,千人口床位数≥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婴儿死亡率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孕产妇死亡率≤15/10万。

三、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

主要健康指标

人均期望寿命(岁)

72

76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20

15

婴儿死亡率(‰)

9

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0

7

妇幼健康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5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5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85

卫生资源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4.34

6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24

1.8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76

3.14

社会办医院占医院床位总数的比重(%)

 

1.2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张)

 

1.9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

 

78

卫生服务指标

住院分娩率(%)

98

99

新法接生率(%)

99

99

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95

无偿献血率(%)

100

100

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6%以上

98%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

10%以内

11%以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75%以上

78%以上

生活方式与环境指标

卫生厕所普及率(%)

65

68

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

提高5

提高5

医学专科发展指标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个)

 

3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个)

 

5

州级临床重点专科(个)

 

8

  至“十四五”末,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以下水平或完成以下任务:

  到“十四”五末,全县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不发生新发尘肺病,全县不发生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慢性职业病化学中毒事故和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事故。

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十个提升”。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床位数分别达到1.8名和6张。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2名以上。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别达到国家、省级标准。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76岁以上。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认真组织实施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切实履行政府投入责任,突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投入。继续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优先安排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经常性投入,完善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补偿政策,保障卫生健康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大对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等工作的投入,满足各项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同时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职业形象。加强卫生健康系统行风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管机制,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深入开展新闻宣传,为健康广南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

  全县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做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检查,并开展规划执行评估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6章 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健康建设

  (一)实施健康行动。坚持全民参与,推进社会共建共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中医药健康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16个具体行动, 健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

  (二)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加强健康教育队伍服务能力,完善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评价体系。创新健康教育新方式,科学普及健康知识,做好健康信息发布,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三)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卫生县城镇创建活动,争取创建1个国家卫生县城,2个以上卫生镇。巩固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四)健全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做好重点专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能力。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卫生监测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饮水监测,严格医疗物管理,深入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农用地土壤质量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等工作。

  二、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资源整合与持续投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和预警能力(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落实寄生虫病诊断实验室网络建设,健全寄生虫病监测系统。

  (二)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革除贫困代际传输。

  (三)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发展老年医院、康复、护理等续型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科室。

  三、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卒中、创伤急救、胸痛等中心建设,重点提升儿童、重症医学、母婴危重救治、康复、精神病等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全县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二)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升级提升基层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中医药、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要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卫生室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优先支持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乡镇卫生院装备或更新DR、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等设备;为产权公有村卫生室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扶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在乡镇卫生院选择一些符合政策要求、医疗风险较低、服务人群较大、易推广高效益的特色科室重点建设。争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连续三年,每年争取扶持1至2所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职工周转房、食堂、体育设施等生活配套设施条件。

  (三)改善医疗服务和质量。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温馨就诊环境。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预约诊疗、优化流程、付费结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实施日间手术、临床药事服务、志愿服务等便民利民的措施。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全县临床实践和护理技能大比武,强化三基培训和远程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大力推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四)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及精神卫生防治。健全社会心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规范化管理和科普教育。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强化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报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一)加大传染病监测警,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加强艾病防治,做好国家第四轮艾病综合防治示区工作。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口腔卫生工作。

  (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盖率,婚检率稳步提升)稳定,努力提高婚检质量,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以下,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全面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    (三)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及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5%及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及以上;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95%及以上。做好尘肺病患者分类救治工作,对加入工伤保险的尘肺病患者,加大保障力度;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规定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其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五、加强中医院强县战略实施

  为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加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争取将我县列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实施热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医药人オ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支持种植标准化、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逐步将中医“治未病”纳入社区健康医疗服务范围。

  六、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

  (一)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前行,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普及应用电子健康码,推广应用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加快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健全全县职业病防治体系信息化建设。信息平台融入全县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数据信息,逐步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之间的职业病防治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大力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二)加强卫生健康人オ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人オ培养使用的制度,大力培养培训全科、卫生应急、精神卫生、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儿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专门人オ。加强高层次人オ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医学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改革卫生健康人オ评价机制,树立以品德、业绩、能力为重点的评价方向。加大对基层卫生人オ的培养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推进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工程。继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オ队伍建设,三级以上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业(理)医师。建立基层人オ激励机制。开展“乡镇卫生院优秀骨干医师”选拔工作,“十四五”期间,每年选出1至2名多镇卫生院优秀骨干医师,国家财政连续五年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定额奖励,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岗位吸引力。

  (三)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计项目为依托,组织全省卫生科技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医学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四)提升人口服务水平。加强人口监测,做好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建立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幼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县要幼儿社会化照护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第七章  重点工程

  实施卫生健康重大项目,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疾病防控、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优质医疗资源统筹布局,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好医院、好品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中医药及民营医院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详见附表)


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4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aochangyun.com ©2016-2023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可信网站
    信用评价

  • 网络警察
    提醒您

  • 诚信网站

  •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 网络举报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