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号召,并对深化医改作出系统部署。党的十九大更加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几年来,我们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设计、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同时,注重改革体制机制和改善医疗服务相结合,将改善服务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一是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安排中央投资474.8亿元支持11万个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1千余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2017年下转患者483万例次,同比增长91.2%。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增长到1万3千家。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增加基层药品种类,推行长处方、延伸处方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和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升。2015年会同中组部等部门,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加大对口帮扶力度,1300多人次的优秀医疗人才分批组团进藏入疆,与各族医务人员并肩工作,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二是着力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医保目录新增375个药品,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10.5亿人,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启动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已累计救助近70万人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紧密衔接,构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民医保体系。开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少垫资。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超过200个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100个以上。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从2016年的43%下降到2017年的19%。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目前已累计救治食管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等大病的患者47.6万人次,救治率达到85.6%。
三是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和内部科学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在30个省份的68个城市全面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严禁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耗材、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增幅从2010年的21%下降到2017年的10%左右。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公立医院公益性明显强化。
四是着力实施药品全流程改革,努力降低虚高价格。在生产环节,鼓励研发创新,开展仿制药疗效一致性评价。加强短缺药品、低价药品和儿童用药的供应保障,综合运用市场撮合和定点生产等靶向精准措施,比较好地解决了130多个临床急需药品短缺问题。在流通环节,在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前四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进一步规范流通领域各方行为。在使用环节,通过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国家谈判、控制药品不合理使用等多种措施,降低药品价格。最新一轮以省为单位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超过15%。
五是着力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质控中心1200余家,质控体系覆盖临床各专业。规范诊疗行为,制定并推广1200多个临床路径。在全国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约22万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逐步建立黑名单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身边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规范药品和耗材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近50%,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六是着力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从2015年起,在全国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日间手术等措施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缴费和候诊时间,4100余家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是3年前的4倍,有效减少了患者在医院内的重复排队缴费情况和往返医院次数。实现“一预约两缩短”:所有三级公立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3年来门诊患者全程候诊平均时间缩短超过10分钟,有些医院缩短超过1小时;平均住院日缩短到10天以内。
总的看,医药卫生领域关联性、标志性改革全面启动,普惠型、兜底型民生建设相继推开,我国多项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实现“一升两降”,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30/10万降为2017年的1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3.1‰降为2017年的6.8‰,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世卫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2017年5月,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了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排行榜,认为中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改革进展不尽平衡,与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综合性、系统性、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保持改革定力,持续攻坚克难,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奋力将医改推向纵深,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